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年第10期786-78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841);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2013SZ0034)
摘 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美国癌症协会预测2014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为74 690例,死亡病例为15 580例[1].我国总体发病率为6.69/10万,死亡率为2.53/1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研究发现近50%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确诊时已存在微转移灶[3-4],而远处转移是导致膀胱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发现微转移灶并有针对性的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改善膀胱癌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是进入外周血中能逃过免疫杀伤而存活的肿瘤细胞,与多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5],包括乳腺癌[6]、肺癌[7]、直肠癌[8]和前列腺癌[9]等,对CTC的检测分析可为肿瘤诊断、分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但膀胱癌CTC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本文就近年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