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良[1] 陈伟[1] 张明[1] 高晓盟[1] 李书钢[1]
出 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年第10期796-79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负重训练对不同性别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129例,男性75例(男性组),女性54例(女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男性组细分为n1组、n2组、n3组,每组25例,将女性组细分为n4组、n5组、n6组,每组18例.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直立床负重训练,n1、n4组每日训练30 min,n2、n5组每日训练60 min,n3、n6组每日训练90 min.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训练后),采用美国产Norland XR-600型双能X线BMD仪对正位腰椎(L1-4)和患侧股骨颈进行BMD测定.结果 训练前,3组男性患者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P=0.628,股骨颈P=0.715,P>0.05),3组女性患者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腰椎P=0.823,股骨颈P=0.734,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n2组、n3组患者训练后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显著增加(P<0.05).与n1组训练后比较,n2组、n3组患者训练后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较高(P<0.05).与n2组训练后比较,n3组患者训练后腰椎[(0.971 ±0.142) g/cm2]及患肢股骨颈[(0.851±0.122) g/cm2] BMD较高.与组内治疗前比较,n5组、n6组患者训练后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4组训练后比较,n5组、n6组患者训练后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5组训练后比较,n6组患者训练后腰椎[(0.805±0.11) g/cm2]及患肢股骨颈[(0.743 ±0.128) g/cm2]BMD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进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男性患者患肢BMD增加的最低负重训练时间为每日60 min,女性患者为每日90 min.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580[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