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产太子参不同产地加工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宏[1] 郑雪莹[1] 李伟[1] 冯果[1] 

机构地区:[1]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

出  处:《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年第6期26-28,共3页Studi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基  金:贵州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62003)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黔产太子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太子参不同产地加工样品的吸光度(测定波长570 nm),计算其含量,分析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太子参样品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的产地加工方法中,太子参氨基酸的含量顺序为:蒸法(蒸20 min 60℃烘干)>阴干>晒干>烘干法(60℃)>烫法(烫3 min 60℃烘干)。结论: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太子参中氨基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采用蒸法(蒸20 min 60℃烘干)对太子参进行加工,其氨基酸的含量最高,提高了太子参的质量及临床疗效。

关 键 词:黔产太子参 产地加工 氨基酸 

分 类 号:R284.1[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