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意蕴中的国家与社会:梁漱溟重建乡村社会的主旨及其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培玲[1] 许晓春[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出  处:《探索》2014年第6期75-78,83,共5页Probe

基  金: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研究"(12S60)

摘  要:基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乡村向来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个基本而又独特的单元,如何理顺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根基在乡村,只有建立起农民自主的乡村组织,才能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培育起农民应对现代化挑战的能力;而保持乡村社会建设的相对独立性,造就农民自主、自觉的乡村社会则是构建现代国家的基础所在。梁漱溟所提出的以乡村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国家发展的独特构想为当下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关 键 词:国家政权 乡村社会 梁漱溟 “村学” 现代化 

分 类 号:D669[政治法律—政治学] D638[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