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培玲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国家认同民主政治邓小平和谐社会多民族国家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道德与文明》《邓小平理论研究》《探索》更多>>
所获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性意蕴中的国家与社会:梁漱溟重建乡村社会的主旨及其当代价值
《探索》2014年第6期75-78,83,共5页石培玲 许晓春 
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研究"(12S60)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乡村向来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个基本而又独特的单元,如何理顺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也是20世纪以来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根基在乡村,只有建立起农民自主的乡村组织,才能...
关键词:国家政权 乡村社会 梁漱溟 “村学” 现代化 
全球化、多元性与国家认同的建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主旨探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3期123-126,共4页石培玲 许若容 
全球化潮流和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正在冲击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体系,如何通过国家认同教育培育共同的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已成为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自觉与国家意识凝聚同时发生并在中国...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国家认同 教学主旨 
抗战时期的现代国家观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被引量:4
《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10-15,共6页石培玲 
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国家观念的成熟,主要体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社会各阶层和党派在阐释中华民族理念时开始聚焦于民族与国家互动关系的思考;民主政治的诉求日益强烈,成为与民族独立并行不悖的时代主题...
关键词:抗战时期 民族共同体 民主政治 新民主主义国家 
民族意识与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谐被引量:5
《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7-12,共6页石培玲 
民族意识的兴起是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的普遍现象。它在展现民族个性和民族聚合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多民族国家国内治理的中心议题:如何保持民族文化归属感与共享的国家政治认同感的和谐共生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基于学理层...
关键词:民族意识 民族群体利益 国家认同 和谐社会 
梁漱溟的公德观与“乡村自治”构想的伦理困境被引量:7
《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6期37-41,共5页石培玲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初步尝试,他清醒地意识到,"公德"观念的缺乏不仅对民众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且阻碍着现代意义上的团体生活的发生。因此,他主张通过"乡村自治"的方式造就团体生活的...
关键词:公德 团体组织 乡村自治 伦理情谊 
文化同一性的危机与中亚民族主义的认同困境被引量:3
《学术界》2007年第2期285-292,共8页石培玲 
文化的同一性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民族国家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作保障,没有平等的公共文化、共享的权利、自由和资源等现代因子的注入,以一元化民族历史文化为诉求的民族认同不免会诱发民族主义的偏狭与自私,而单一的政治文...
关键词:文化同一性 认同 民族主义 公共善优先 
试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人权意蕴
《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14-17,共4页石培玲 张建华 
新民主主义宪政以实现全民性的民主政治为人权目标,针对中国社会阶级明显分化的现实,提出了保障最大多数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崭新理念;新民主主义宪政也为保障人权的实现进行了相应的政治秩序建构,事实上初步构建了让各阶级(阶层)各得其所...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宪政 人权 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权利 
“延安精神”的人文意涵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第4期28-32,共5页石培玲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大公无私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对社会平等和公正的认同和维护、对最广大人民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提升,使'延安精神'具有了鲜明的人文关怀特征.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价值哲学和初步的治国理念,...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延安精神 人文关怀 
梁启超视野中的民族国家与公民意识被引量:2
《社科纵横》2004年第5期124-126,共3页石培玲 
源于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其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理念 ,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梁启超关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 ,但从近代中国社会寻求变革的艰难历程中 ,他清醒地认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正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民族国...
关键词:梁启超 民族国家 公民意识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评析——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被引量:1
《探索》2003年第5期45-47,共3页石培玲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既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理念设计和价值选择上 ,一方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立足点 ,另一方面又以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价值选择 现代民主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