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管理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楼敏[1] 张圣[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杭州310009

出  处:《中国卒中杂志》2014年第11期895-89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摘  要: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是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最佳治疗方案,从1995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研究到2003年欧洲协作急性卒中研究(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ECASS),发病4.5 h内治疗是溶栓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根本。然而截至2011年,我国的静脉溶栓率仅为1.6%[1],时间窗强烈制约着临床上溶栓治疗的开展。

关 键 词:缺血性卒中 溶栓 流程 指导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