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归经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瑾[1] 梁茂新[1]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847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第11期1478-1481,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L2013365)-金元时期中药归经理论建构模式和学术成就研究

摘  要:《内经》所言"五入"、"五走"普通认为是中药归经理论之发端,因而归经理论被限定在药物五味与五脏一一对应关系上。研究发现,基于五入(五走)建立的五味与五脏关系,对后世确定药物归经确实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忽视了因五脏间生克制化关系而大量存在的一味归多脏和多味归一脏的事实,因而将其作为归经理论的渊源是片面的。本研究证明,《内经》病机十九条、《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早期本草学中"诸病通用药"等对中药归经理论的雏形、发展和完善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发挥了理论奠基作用,进而确立中药归经理论多元建构方式,借以厘正中药归经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关 键 词:中药归经 发生学研究 《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论》 

分 类 号:R285.1[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