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亚熙 阮洪军[2] 杨建民[2] 周晴接[2] 楼国春[2] 黄伟[2] 魏夫荣 

机构地区:[1]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省海宁314408 [2]浙江省人民医院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14年第11期1376-1378,共3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分别在普通内镜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黏膜形态等,同时进行NBl分级,然后应用Lugol氏碘液进行食管染色,记录碘染色阳性部位、大小、黏膜形态等,并进行碘染色分级。对所有NBI阳性及碘染色阳性部位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食管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65例患者应用普通内镜、NBI模式及碘染色检查中共发现89个病变,其中76处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其中普通内镜病变检出率为76.32%(58/76),应用NBI检出率为86.84%(66/76),碘染色为90.79%(69/76)。与NBI和碘染色相比,常规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较易漏诊,尤其是平坦型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主要表现为NBIⅠ级86.05%(37/43),碘染色Ⅰ级90.70%(39/43),两种方法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的判断相似(>0.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在NBI模式下主要表现为Ⅱ、Ⅲ级69.70%(23/33),碘染色主要表现为Ⅱ、Ⅲ级75.76%(2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普通内镜相比,NBI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与碘染色相比,NBI操作方便,检查时间短,是理想的内镜检查技术。

关 键 词:食管肿瘤 内镜检查 窄带成像技术 

分 类 号:R735.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