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略特之“无我”诗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毓庭[1] 

机构地区:[1]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107-109,共3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常熟理工学院校级项目"庞德和艾略特诗学思想比较研究"(QT1309)

摘  要: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浪漫主义,西方文化传统中滥觞于柏拉图的灵感论发展到诗人的天才论,彰显诗人的创作性和情感表现,完全无视文学传统。无论是文学上还是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盛行,个体被不断放大。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解放,唯理主义不断加剧,至20世纪宗教地位彻底旁落。在此背景下,艾略特提出了一系列诗学理论,体现了克制情感,约束个人主义回归传统秩序和宗教规范的倾向,通过对个体的抑制,让个体、个体经验融入到传统和宗教这一整体框架之中,体现了对"无我"艺术范式追求。

关 键 词:个人 传统 唯理主义 无我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