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出血患者的抗栓治疗:一个两难选择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成林[1] 蒲传强[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853

出  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年第11期745-746,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摘  要:对脑微出血的认识始于20世纪90年代核磁共振梯度回波T2* (Gradient recall echo T2*,GRE T2*)序列的应用.在GRE T2*及后续开发的磁敏感加权序列的脑部影像中经常可以发现一种小圆形、均匀一致的低信号改变,尸检资料证实陈旧性出血是这种影像改变的病理基础,局部沉积的含铁血黄素产生顺磁性效应,使病变局部呈现低信号.除信号特征外,脑微出血的定义中强调出血灶的“微小”特征,但并无公认一致的界定标准,病灶最大径<5、<7及<10 mm是3种比较常用的标准[1].

关 键 词:脑微出血 抗栓治疗 出血患者 陈旧性出血 含铁血黄素 梯度回波 核磁共振 ECHO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