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和效力——对我国《合同法》第230条及最高法院关于租赁的司法解释的评述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永军[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

出  处:《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136-144,共9页Journal Of CUP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号:13JJD820011)的资助

摘  要:优先购买权从性质上来说,应定性为"形成权",即权利人一旦行使,无须出卖人同意就在他们之间形成以出卖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为内容的买卖合同关系。一般地说,优先购买权既可以根据约定产生,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约定优先购买权一般无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仅仅在优先权人与义务人(出卖人)之间产生效力,而法定优先购买权的效力是否能够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理论及判例不一,我国司法解释及判例规则一般认为是债权人性效力(不能对抗第三人)。这种做法不符合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本意,也不能很好地保护优先购买权人的利益,应具有如我国《物权法》第20条规定的预告登记的物权性效力。另外,认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与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冲突的认识应该是一种误读,二者针对的客体不同,不发生冲突和矛盾。

关 键 词:优先购买权 租赁 先买权 形成权 共有 

分 类 号: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