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像背光的生命意蕴之美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娟[1] 

机构地区:[1]西安美术学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15年第1期118-118,共1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佛教沿中西商贸要道“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敦煌作为西部佛教文化中心,在1600多年的历史中将宗教、文化和艺术融为一体,彰显了独特的美学价值。佛像背光指佛像头后或背后的光圈。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已经有以民间信仰如财神、树神等为对象的造像;佛教创立后,法轮和佛像背光成为代表佛陀的象征物。国内这种光明相最早见录于《后汉书》:“帝梦见金人丈大,项有日月光。”法华经卷一序品中亦说佛在说法之前“眉间白毫相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关 键 词:眉间白毫相 法华经 佛教艺术 树神 序品 文化中心 象征物 佛身 《后汉书》 中亦 

分 类 号:K879.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