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因素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嘉[1] 梁丽梅[2] 王斌[3] 李赫[4] 马学东[5] 

机构地区:[1]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 [2]吉林省医学会秘书处 [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4]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5]上海市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02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14年第36期6003-6005,共3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对该院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淋巴结转移因素及特征分析。方法:宫颈未受累者行筋膜外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宫颈受累者行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手术。应用Elivision Plus二步法对Snail、E-cadherin与MMP-2蛋白因子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以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所有86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19枚。36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6例,单纯盆腔淋巴结转移者20例,腹主动脉旁及盆腔淋巴结同时转移者10例。以闭孔转移数最多。通过单因素分析病理分级、深肌层浸润及宫颈受累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患者随访3年,发现淋巴结清扫数越多,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转移数越多,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E-cadherin与MMP-2蛋白因子患者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肌层浸润、病理分级及子宫受累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独立因素,子宫内膜癌的转移途径可以先累及盆腔淋巴结,再转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而闭孔淋巴结最容易易转移。联合检测Snail、E-cadherin和MMP-2蛋白因子的异常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观察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子宫内膜癌 淋巴结转移 相关因素 特征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