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呼和浩特010050
出 处:《中国医药》2015年第1期136-138,共3页China Medicine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MS1143)
摘 要: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为女性生殖道3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1-2].虽然在发展中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但其病死率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可高达34% (21 000/62 000),5年生存率为67%[3].子宫内膜癌的高死亡率可能与人类寿命延长、高龄患者增多、内科并发症及肥胖患者增多、恶性程度高、癌变类型增多相关;或与就诊时已为晚期,或未能接受适宜的诊治有关.因此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探究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成为子宫内膜癌研究的热点.组织中微小RNA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且部分微小RNA通过靶基因对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已被证实.但血清中微小RNA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中微小RNA对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以及血清中微小RNA的特点及与组织中微小RNA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9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