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长建[1] 张虹鸥[1] 汪菲[2,3] 张新林[2,3]
机构地区:[1]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0 [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处:《资源与产业》2014年第6期124-128,共5页Resources & Industries
基 金: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基金创新人才项目(030)
摘 要:文章基于IPAT模型对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反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新疆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碳排放强度则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碳排放呈现反弹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规模效应,同时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能源效率提升对碳减排的作用非常有限。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其中第二产业能耗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率最大。因此,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提升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贡献作用,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This paper,based on IPAT model,analyzes the rebound effect of carbon emission of Xinjiang in its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1990 to 2010,finds a rising emission but falling intensity. The chief factor is scale effect. Energy efficiency from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quite limited for carbon emission. The second industry contributes a lot to falling intensity. This paper suggests to focus on technical advances,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control effectively the carbon emission in the future.
分 类 号:X24[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426.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