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的逻辑:博弈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俊[1] 俞国斌[1] 孙铭建 

机构地区:[1]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2]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民族文化中心

出  处:《国际观察》2015年第1期138-152,共15页International Review

摘  要: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系自杀行为与袭击行为是同一行为的恐怖主义行为,将其与自杀性恐怖主义进行概念区分,对其行为特征与互动机制展开博弈分析,有助于揭示其行为逻辑与过程逻辑,提出更有效的治理政策建议。通过信号传递、俱乐部模型、"烈士"市场等博弈模型,人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借助信号传递、禁忌与献祭、外包、负责声明、筛选与过滤等一系列行为和机制,恐怖组织使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成为一项理性的策略选择和有效的"弱者的武器",并能通过原教旨主义极端化和发动全球"圣战"来对抗国际反恐打击。因此,加强国际反恐情报交流与合作、帮助治理失败国家提升公共物品供应能力、切断"烈士"市场赖以运行的条件和环节等措施便成为可行的治理政策选择。合理借鉴博弈分析的思路、方法和成果,展开本土化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恐怖主义研究与治理能力,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为"一带一路"战略和西进战略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关 键 词:恐怖主义 博弈分析 中国国家安全 “一带一路” 

分 类 号:D815.5[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