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斌

作品数:12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本-收益分析网络传播社会治理创新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毛泽东思想研究》《财经科学》《国际观察》《世界经济与政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传播、政治沟通与社会治理:传播路径的分析视角被引量:4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6期171-177,共7页严俊 俞国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化与规范运行研究"[项目编号:12&ZD075]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拥有大众传播等传统传播方式难以企及的传播路径数量优势,网络传播一方面推动网络舆情迅猛发展,改变微观政治场域的信息结构与博弈格局,形成舆情信息传播的新样态,带动宏观政治生活世界发生深刻变迁,构成公共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关键词:政治信息 网络舆情 把关 成本-收益分析 信息安全 政治安全 政治沟通 社会治理创新 
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的逻辑:博弈分析的视角被引量:3
《国际观察》2015年第1期138-152,共15页严俊 俞国斌 孙铭建 
自杀性恐怖主义袭击系自杀行为与袭击行为是同一行为的恐怖主义行为,将其与自杀性恐怖主义进行概念区分,对其行为特征与互动机制展开博弈分析,有助于揭示其行为逻辑与过程逻辑,提出更有效的治理政策建议。通过信号传递、俱乐部模型、"烈...
关键词:恐怖主义 博弈分析 中国国家安全 “一带一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成就、伟大创新与根本保障被引量:6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101-103,共3页俞国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基础上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对30多年来我们党开创和推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制度成就的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成就 伟大创新 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136-138,共3页俞国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理论结晶。十七大报告关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探索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十七大 
西方“利害相关者”理论及其启示——关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176-179,共4页俞国斌 
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利害相关者”理论原是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的一种学说,20世纪末被西方社会民主党人发展为一种政治理念。“利害相关者”道路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制定防止社会两极分化、保护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形成维护社会平等、全社会...
关键词:“利害相关者” 和谐社会 启示 
科学发展观与新发展主义:中外新发展理论比较被引量: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144-147,共4页俞国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验、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的成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主义是西方学界在反思传统的第三世界发展理论、批判二战后西方盛行的发展主义观念的基础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新发展主义 比较 中国共产党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308-311,共4页俞国斌 
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必须“从全球着眼,从本地着手”。从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角度看,我国当前 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主要是:依托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寻求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努力实现从贸易大 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抓住机...
关键词:全球化 经济发展战略 竞争优势 
全球化秩序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8期278-281,共4页俞国斌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五""2 11"专项建设资助成果
现存的国际旧秩序阻碍了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将催生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秩序 ,应遵循共同发展、国家平等、互相尊重主权、多样性等原则 ;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核心作...
关键词:全球化 秩序论 国际秩序 经济体制 政治秩序 国际经济关系 价值关系 
如何构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秩序
《财经科学》2004年第S1期209-211,共3页俞国斌 
关键词:联合国宪章 政治 全球化时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不发达国家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如何贯彻《讲话》精神
《财经科学》2002年第S2期200-201,共2页俞国斌 
关键词:《讲话》 经济全球化 “三个代表”思想 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 世界多样性 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高校“两课”教育 世界政治格局 霸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