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怀仁[1]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31-33,共3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语委项目"泾河流域语言民俗历史流变研究"(YB125-117);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计划项目"陇东语言民俗研究"(121001);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资助
摘 要:动词词缀"打﹢嘎子"在秦陇方言中是一种很独特的语法现象。秦陇方言中"打"作词缀与普通话相比较,它的实际意义已经消失,完全虚化为词缀,只能起到增加音节、增强句子韵律、舒缓节奏的作用。而且与"打"组合的动词大部分不能单用,与"打"组合后变成双音节词语,所以"打"又具有成词的作用,表示词根本身的动作具有"随意、不经意、不认真、稍微、应付"等色彩。秦陇方言中"打"作动词后缀时多带"嘎子",作补语。针对秦陇方言中"打"作动词词缀的使用情况,在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作前缀、后缀以及语言传承历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