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轨迹”——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雪[1] 

机构地区:[1]长春理工大学团委,吉林长春130022

出  处:《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4年第12期63-63,共1页

摘  要:社会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总体上处于友好合作、团结共赢的互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轨迹"变化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的拓展、教学模式的创新、团学活动的丰富、校园文化的打造、网络基地的建设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六个方面。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心理接受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所作出的相应理论知识解读和具体社会实践。

关 键 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接受机制 心理轨迹 教育接受 机制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实践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