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郝文德[1] 黄焰[1] 

机构地区:[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北京100071

出  处:《医学临床研究》2014年第11期2276-2280,共5页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当前诊断乳腺癌的常用检查方法有乳腺超声检查、钼靶、M RI、穿刺活检等,但因其主观性大及有创性,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则因简便、无创、客观和便于连续观测等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认可[2]。其中乳腺癌相关血清标志物有:CA153、CA27‐29、CEA、IC‐T P、c‐erbB‐2、BCA225等[3,4],而1996年被美国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推荐应用于临床的血清乳腺癌标志物只有CA153、CEA 、BCA225等[3],虽然其对于乳腺癌在临床上的诊治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因特异性、敏感性的缺陷,在临床上应用价值有限,因此寻找有价值的乳腺癌血清标志物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就近年来血清标志物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等方面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 键 词:珠蛋白类 抗原 肿瘤 乳腺肿瘤/诊断 乳腺肿瘤/治疗 

分 类 号:R737.9[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