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北京100071
出 处:《医学临床研究》2014年第11期2276-2280,共5页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当前诊断乳腺癌的常用检查方法有乳腺超声检查、钼靶、M RI、穿刺活检等,但因其主观性大及有创性,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则因简便、无创、客观和便于连续观测等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认可[2]。其中乳腺癌相关血清标志物有:CA153、CA27‐29、CEA、IC‐T P、c‐erbB‐2、BCA225等[3,4],而1996年被美国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推荐应用于临床的血清乳腺癌标志物只有CA153、CEA 、BCA225等[3],虽然其对于乳腺癌在临床上的诊治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因特异性、敏感性的缺陷,在临床上应用价值有限,因此寻找有价值的乳腺癌血清标志物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就近年来血清标志物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等方面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