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平顶山中院
出 处:《公民与法(审判版)》2014年第12期21-23,共3页Citizen and Law
摘 要:2013年修订实施的《民事诉讼法》,对原有的证据排序作了明显调整,将原排在第五位的“当事人陈述”放在了八类证据之首,进一步突出了当事人陈述的证据地位。但是,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激活其功能却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难题。对此,本文以当事人对己有利陈述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证据运行现状出发,探究该制度在实践中游离于证据功能之外的原因及症结,从而提出激活其功能的现实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