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段友国[1]
出 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70-71,152,共3页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长江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2013csq017)产出论文
摘 要:隐喻研究历史悠久,经历了很多阶段,每一次在隐喻研究遇到阻碍时都会有新的理论出现;隐喻有不同的研究角度,从修辞学、认知语言学、心智哲学角度出发均可以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隐喻有不同的实用价值,可以用来美化语言,也可以用来认识新的事物,还可以用来对新事物的认识过程进行合理解释。而从隐喻研究历程可以看出,不同的时代,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隐喻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即隐喻的本质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