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无哀乐论与心声异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多层认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聂愿青 

机构地区:[1]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表演系,541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年第2期168-169,共2页

摘  要:魏晋时期是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时期。玄学是魏晋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王弼以及竹林七贤。嵇康就是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他作《声无哀乐论》从"心""声"主客体对应关系角度,大胆肯定主体意识的存在。从而使音乐从封建礼法的制约与统奴中解放出来。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生哲学基础之上的,有着丰富的人格精神底蕴。另一方面,嵇康借道家的自然之道提出"顺天和以自然"将音乐与自然以及人格的自由与完成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至"和"之境。

关 键 词:心与声 主客关系 自然人格觉醒 个体自由 

分 类 号:B235.3[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