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学衡派因与新派相颉颃的文化姿态而被扣上了"复古"、"反动"等帽子,其思想主张在学界长期受到遮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沿着"保守主义"、"古典主义"、"人文主义"三大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析,但由于对白璧德与学衡派双重跨文化现象认知的缺乏,始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追溯起来,这种认知的停滞正源于学界对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运动"的忽视。学衡派的跨文化实践实际上正是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运动"的重要一环。回到学衡派的西学渊源,以"国际人文主义"的视角"重估学衡",或许会为学衡派研究开拓出新维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