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卓[1]
机构地区:[1]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史地》杂志社
出 处:《东北亚研究》2014年第4期30-37,共8页
摘 要:在道路联通的基础上,以经济关系的密切关联带动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有诸多历史经验可资借鉴。在历代中原王朝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方略当中,明代经验最具有启发性。这是因为,作为汉族统治者,明朝的中央政府,包括皇帝本人,十分重视对东北全境的治理,因地制宜、因族制宜地进行体制创新,以原有族群和氏族组织为基础,建立起广布各处的卫所;皇帝本人既利用姻亲等方式,建立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亲缘关系,又多次派遣身边亲信,恢复和开辟水陆交通线,深入到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沿岸,登上库页岛,与众多的地方官吏、氏族首领和普通族众直接接触,将大量中原实用物品赏赐给他们,赢得了边地人民的信赖与拥戴;明代中央政府还通过朝贡制度,吸引大量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首领通过水陆交通线抵达京师,亲身体验中原汉族地区物质生活的富足和文化创造的丰富,通过马市等贸易活动,实现与东北少数民族的物资交换,真正实现了与东北边疆的路通、物通、心通,为此后东北地区众多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