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以尽意”在故宫建筑中的体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承钧[1] 李梦露[1] 

机构地区:[1]郑州轻工业学院,450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年第1期42-42,共1页

摘  要: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有这样两个字"象"和"意"。这两个字可以对所有的艺术精神做一个总的概括。在先秦哲学中,"象"首先指表现为直观的形象、图像,又是具有不定性特征的"恍惚""有物"之象;"意"则首先指"圣人之意",又指概念或命题,有时又称为"志"。显然,"象"是物质的、可见的,可以被我们直接感受到的;而"意"则是非物质的、不可见的,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的努力来领会的、精神性的。"象"和"意"二者是相辅相成、如影相随,没有不表达"意"的象,也没有不通过"象"来表达的"意"。所有的艺术品都表达一定的含义,小到一花一草,大到一个建筑,都有它自身的含义,这种含义可以是作者的直接目的,也可以是在作者目的之外衍生出来的。

关 键 词:  立象尽意 艺术品 

分 类 号:B22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