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哈斯亚提.托逊江 刘晨[1] 哈丽代.热合木江 艾比布拉.伊马木
机构地区:[1]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1期327-329,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编号:201231114)
摘 要:在红枣果园间作不同牧草,测定产草量以及对果园小环境的影响,与清耕区进行比较分析,为红枣果林行间种草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枣林行间套种草木犀、大叶苜蓿、苏丹草、一年生黑麦草的干草产量为9 198.3、8 775.3、14 331.75、7 576.8 kg/hm2;与清耕区相比,生草区的地温与空气温度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得到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发生变化,有机质含量得到有效提高,间作豆科牧草对全氮含量的改善较明显,表现为豆科>禾本科>清耕,各处理区中土壤全磷含量随土层加深略有上升的趋势,全钾含量则差异均不显著。红枣间作牧草不仅可以保证一定的牧草产量和品质,而且对果园生态具有改善作用。
分 类 号:S344.2[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0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