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疗养中心,吉林长春130000 [2]吉林省前卫医院 [3]吉林省肿瘤医院 [4]吉林大学中日联医院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年第1期115-11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摘 要:肾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又叫肾细胞癌或肾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肾实质性肿瘤。目前,对于肾癌的发病机制,国内外仍无统一意见,但都认同肾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参与形成的[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是一种蛋白酶,在人体内主要控制染色体的结构修饰和调节并控制基因的表达。在细胞核中,组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的速率大致相同,处于动态平衡,其速率就是由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共同调控的。HDAC-1在细胞周期中,主要起到控制细胞周期和转录因子的分化与增殖;HDAC-7近年来在多种肿瘤中都发现了其有过表达的情况,王君等人认为 HDAC-7可以作为诊断肾癌的肿瘤标记物之一,并且可以检测其预后情况[2]。本次研究着重探讨 HDAC-1和 HDAC-7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