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慢性贫困现状及治理路径探讨——以宁夏为例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昭楠[1] 刘七军[1] 刘自强[1] 

机构地区:[1]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银川75002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226-230,共5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4年北方民族大学校级一般项目(2014XYS01)资助;北方民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前期培育"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北民族地区多维视角贫困研究"项目(2014QSP03)资助;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年项目(2014-GM-074)资助;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41301195)资助;2013北方民族大学引进人员项目资助

摘  要:民族地区的贫困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及文化于一体的复杂问题,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基于生计分析和"贫困代际"视角,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以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民族地区慢性贫困的现状和成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资本要素对民族地区慢性贫困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贫困的"代际传递性"也是其长期陷入贫困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慢性贫困治理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慢性贫困 民族地区 资本要素 代际贫困 

分 类 号:F127.8[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