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患者不同托槽下牙周临床指标和龈下菌斑中Pg的比较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留宏 杨政[1] 翁思恩[2] 娄新田[1] 

机构地区:[1]上海市浦南医院口腔科,200215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200011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第23期3388-3389,共2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基  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创新基金(PKJ2011-Y14)

摘  要:口腔正畸是以改善面型、排齐牙齿以及提高咀嚼效能为目的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1]。口腔正畸患者往往需要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技术,然而固定矫治器的长期滞留会使患者的牙齿出现菌斑,易导致牙周炎、牙龈炎,严重者可导致矫治中断[2]。自锁托槽无需使用结扎丝或橡皮圈结扎固定,优势明显,但临床上对自锁托槽方法是否更利于口腔卫生维护问题,仍有较大争议。本研究收集了154例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自锁托槽或传统托槽对患者矫治过程中口腔卫生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关 键 词:口腔正畸 口腔卫生 自锁托槽 

分 类 号:R780.2[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