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在事实上能够成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大鹏 

机构地区:[1]重庆市南开中学

出  处:《语文月刊》2015年第3期65-65,共1页

摘  要:《语文月刊》2015年第1期刊有程秀全老师的《“掩耳盗铃”在事实上不能成立》一文。读后总觉得程老师在成语出处上的解释有些不当之处。现将笔者看法写出,与程老师商榷,也求教于大方之家。“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原文说道:“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擒(掩)其耳。”程老师认为,不管是盗钟也好,还是盗铃也好,都必须用一只手去干“盗”的活,而另一只手掩耳。耳有二但手仅一,不可能达到目的。所以,程老师认为.应当把“掩耳”改成“塞耳”。

关 键 词:《语文月刊》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 老师 “盗” 

分 类 号:G634.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