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省贵阳医学院,550004 [2]上海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肝病中心
出 处:《肝脏》2014年第6期464-466,共3页Chinese Hepatology
基 金:上海市科委课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标准化资源库构建及综合预警体系筛查研究"(0411956200)
摘 要:药物性肝损伤(DILI)为最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由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肝脏损伤、药物性脂肪肝是DILI的基本临床病理类型。近几年随着药物应用种类增加, DILI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多种药物可导致脂肪肝,如胺碘酮、丙戊酸钠、四环素、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三苯氧胺和它莫昔芬等,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分是药物导致的脂肪变或脂肪性肝炎还是药物使潜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恶化[1]。药物与脂肪性肝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就药物性脂肪肝的病理学类型、发病机制、诊断等方面进行概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