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710004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15年第1期2-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摘 要:一、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定义 早在1906年,Tileston曾描述过一种“食管性消化溃疡”,但未提到内有柱状上皮。1937年,Lyell注意到了食管鳞状上皮内混有柱状上皮的现象。继而,1950年英国心胸外科医生Barrett[1]发表了其经典论著,报道了1例食管溃疡疾病,系管型溃疡黏膜呈桔红色并与胃黏膜延续,认为该溃疡可能是由于食管先天性短畸形将部分贲门结构牵拉入纵隔所致,同时将其命名为BE。3年后Allison等指出该现象系食管末端的柱状上皮化生,并沿用该名至今。目前认为BE广义指食管远端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现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