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研治百年变迁史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军[1] 冯诚[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710004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15年第1期2-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摘  要:一、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定义 早在1906年,Tileston曾描述过一种“食管性消化溃疡”,但未提到内有柱状上皮。1937年,Lyell注意到了食管鳞状上皮内混有柱状上皮的现象。继而,1950年英国心胸外科医生Barrett[1]发表了其经典论著,报道了1例食管溃疡疾病,系管型溃疡黏膜呈桔红色并与胃黏膜延续,认为该溃疡可能是由于食管先天性短畸形将部分贲门结构牵拉入纵隔所致,同时将其命名为BE。3年后Allison等指出该现象系食管末端的柱状上皮化生,并沿用该名至今。目前认为BE广义指食管远端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的现象。

关 键 词:BARRETT食管 ESOPHAGUS 变迁 消化溃疡 柱状上皮 鳞状上皮 外科医生 食管溃疡 

分 类 号:R571[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