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倩[1,2]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8 [2]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艺术百家》2015年第1期241-242,共2页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基 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汉画像石神话谱系研究"(项目编号:13CZW024)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神话学文明探源路径研究"(编号:12YJC751081)阶段性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一等资助"比较神话学视阈下汉画像石西王母图像方位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M 540400)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一、汉代长生信仰类型的建构 较之于同类研究论著,汪小洋教授著作《汉墓壁画的宗教信仰与图像表现》(以下简称"著作")最大的贡献是:它通过汉墓壁画建构了汉代的长生信仰体系。在此之前,我们仅仅知道汉人笃信长生,希望借助于种种手段而达到不死之目的。譬如服用仙药、食用仙丹等。至于汉代长生信仰的完整体系中有没有结构层面上的差异,相关成果语焉不详。著作指出,就汉墓壁画描述的内容而言,汉代社会的长生信仰非常复杂,并不是单一的结构。"概而言之,汉墓壁画是对天界的描述,汉画像石是对仙界的描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