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晓军[1]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98-199,共2页Journal of Taiyu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摘 要:在阿诺德诗歌作品中,《多佛海滩》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它在我国的传播和研究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21世纪以前,该诗的传播速度较慢,主要是被收入英美诗歌欣赏类书籍中;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主要集中在阿诺德在该诗中体现的悲情倾泻为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文版《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问世,阿诺德逐渐得到读者和学界的认可。该诗不仅为越来越多的诗歌类书籍所收录,他的诗歌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思路也由原先的悲情倾泻拓展到对该诗的文化命题研究。《多佛海滩》在这一时期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学界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
关 键 词:阿诺德 《多佛海滩》 悲情倾泻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传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