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佛海滩》

作品数:22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殷企平吕佩爱王晓燕高秀丽万兵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少年》《蚌埠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两首小诗谈阿诺德风范和拉金韵味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89-95,共7页殷企平 诸桥瑞 
不少西方学者把菲利普·拉金描述为马修·阿诺德的论敌,可是透过他们看似迥异的诗学风格,我们可以看到二人对相同文化命题的追问。就像当年阿诺德用《多佛海滩》等诗文回应甚嚣尘上的“进步”话语那样,拉金用《床上交谈》等诗文回击“...
关键词:阿诺德风范 拉金韵味 《多佛海滩》 《床上交谈》 文化命题 
“信仰之海”彻底崩塌——互文性视角下《多佛女郎》对《多佛海滩》的反讽式戏仿研究
《今古文创》2023年第45期16-18,共3页刘茜彤 
《多佛海滩》是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鼎盛时期的著名诗歌,《多佛女郎》是20世纪中叶美国战火不断时期的诗歌。《多佛女郎》取自《多佛海滩》,是对其的反讽式戏仿,作者安东尼·赫克特用幽默、诙谐的语调嘲讽了《多佛海滩》中马修·阿...
关键词:《多佛海滩》 《多佛女郎》 互文性 反讽式戏仿 
从“克隆论”看诗歌可译性——以《多佛海滩》为例
《现代英语》2021年第23期54-56,共3页陈硕 
可译性与否一直是翻译界的重要问题。中西方诗歌源远流长,魅力非凡,它们不仅形式美而且音韵美,正是这种魅力吸引了读者对诗歌的向往,同时也激励着国内外学者将本国诗歌传递到全世界并将外国优秀诗歌引入国内。文章从许渊冲"克隆论"的角...
关键词:可译性 不可译性 克隆论 《多佛海滩》 
试析《多佛海滩》中信仰的衰落
《文学少年》2019年第21期0030-0030,0046,共2页胡媛媛 
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滩》表达了其对于维多利亚时代信仰危机的担忧。本文重点通过文本分析解读《多佛海滩》。通过分析, 笔者发现阿诺德以大海为主要意象,结合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混乱和人们的精神崩溃。诗中讨论的...
关键词:《多佛海滩》 马修·阿诺德 信仰的衰落 
借《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分析《多佛海滩》信仰的衰落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4期71-71,94,共2页郝建霞 
作为诗人的马修.阿诺德创作了《多佛海滩》,表达了他对那个时代信仰衰落的担忧。作为评论家的阿诺德通过《文化与无政府状态》论述宗教信仰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阿诺德拥有的深邃思想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不仅能够认识到信仰的衰落,更...
关键词:马修.阿诺德 《多佛海滩》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信仰 爱的追寻 
悲怆、虚无与救赎——读《多佛海滩》后的文化随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年第9期3-5,共3页黄露 
《多佛海滩》堪称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诗歌佳作,通常被看成是诗人对所处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状况的精准洞见,对这首诗主题的解读也多定格在诗人对信仰危机的悲叹上。然而这首诗的文化内涵远非悲叹二字所能涵盖。本文以《多佛海...
关键词:诗歌 虚无主义 文明 多佛海滩 救赎 
《多佛海滩》与《荒原》之美学体现:共同的道德关注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刘旎媛 
《多佛海滩》和《荒原》分别是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的经典诗作,反映了两位诗人对于所处时代和社会的道德关注。维多利亚时代的阿诺德,敏锐地察觉到表面浮华背后英国社会的信仰危机。艾略特的《荒原》描述了一战后西方社会的空虚死...
关键词:多佛海滩 荒原 道德关注 美学体现 
《多佛海滩》中的文化蕴涵
《安康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38-40,共3页孙晓安 
《多佛海滩》是马修·阿诺德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其中的文化蕴涵丰富且深刻。诗中巧妙地安排了光明与黑暗、平静与危机、往昔与今日三组对比,这三组对比表明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状况,也体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诗中隐含的...
关键词:《多佛海滩》 文化蕴涵 对比 文化观 
从阿诺德的“文化与文明”传统看《多佛海滩》的两种译本
《蚌埠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12-115,共4页郜丽娜 
选取马修·阿诺德的诗篇《多佛海滩》的两个中译版本,以"文化与文明"传统为研究视角,比较中译本的差异,分析阿诺德对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独特解读视角及其思想在诗句中的体现,意在唤起读者对当时及现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关注。
关键词:马修·阿诺德 “文化与文明”传统 《多佛海滩》 
《多佛海滩》传播与研究30年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98-199,共2页袁晓军 
在阿诺德诗歌作品中,《多佛海滩》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它在我国的传播和研究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21世纪以前,该诗的传播速度较慢,主要是被收入英美诗歌欣赏类书籍中;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主要集中在阿诺德在该诗中体...
关键词:阿诺德 《多佛海滩》 悲情倾泻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