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劲松[1] 王一庆[1] 张彩霞[1] 毕学汉[1]
出 处:《新中医》2014年第11期179-182,共4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45RJZA072)
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1例退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采用益气通腑灌肠方保留灌肠,术后采用敷脐促通膏脐部外敷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采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3天血浆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术前及术后第1天2组血浆MTL及VI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3天实验组血浆MTL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VI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1天MTL含量均较术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TL含量术后第3天与术前及术后第1天比较,实验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第1天VIP含量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实验组第3天VIP含量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术后第3天VIP含量升高,与术前及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医外治法能够显著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