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外语研究》2015年第1期103-108,共6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乔治.赫伯特<圣殿>中的感官意象研究"(编号:13RWBS13)的阶段性成果;2013-2014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
摘 要:17世纪宗教诗人乔治·赫伯特在许多诗歌中对科学理性的兴起作了回应,表现出鲜明的反理性立场。本文从17世纪初时代背景出发,主要围绕赫伯特的《虚空(一)》和《伤痛》这两首诗展开分析,试图挖掘同时代的培根和爱德华·赫伯特的理性思想在他诗歌中的体现,以及他对理性时代的反思。赫伯特在诗中探讨了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对立,揭示了科学理性背后傲慢的企图和徒劳无功的结果。在他看来,信仰高于理性,是人得救的唯一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