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士举[1] 潘振良[1] 金显春[1] 徐翠莲[1]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
出 处:《时代教育》2015年第5期169-170,175,共3页Time Education
摘 要:诺贝尔奖是科学界至高无上的荣誉,是不同时期科技进步、重大理论的扛鼎之作,100多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是近代化学史的精华和浓缩。化学课程理论、概念、反应众多,在教学过程中将所授知识与有关诺贝尔奖有机结合,犹如"催化剂"加速和激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了很好的"化学效应"。同时,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自然科学哲学思想,辩证地看待诺贝尔奖得主的品格性情,也许会很好地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这对于学生立体知识体系的构建、正确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辩证科学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作用。
关 键 词:诺贝尔奖 化学 教学 催化剂 科学精神 哲学思想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