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五音”合“针刺”'治疗心身病症临床举隅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建洲[1] 周子灏 林生君[1] 仇珺[2] 

机构地区:[1]青海红十字医院康复科,810000 [2]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级5720222010

出  处:《青海医药杂志》2015年第1期68-68,共1页Qingha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患者,女,24岁,因闻其母病故突发晕厥2小时,继而出现表情淡漠,情绪抑郁,自觉胸闷、嗳气,不思饮食。一周后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阻,吞之不下,咳之不出,但饮食吞咽并无影响,经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未见有效,于2013年2月22日前来我科就诊,要求针灸治疗。查:患者面无表情,多疑虑、善太息,苔薄白腻,脉弦或滑。诊断:郁证(梅核气),治以疏肝解郁,清火化痰。取太冲、丰隆穴,均用平补平泄手法,留针30分钟。同时配合"五音"中角音之曲《江南丝竹乐》《江南好》等,循环播放30分钟,每日一次。

关 键 词:心身病 循环播放 清火化痰 梅核气 江南丝竹 丰隆穴 善太息 疏肝解郁 平补 白腻 

分 类 号:R758.733[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