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萍[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50-56,共7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题(ZZSD12016);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4YS01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2014EYY004)
摘 要:古汉语"以"有"用,使用,任用"的动词义,但该动词义产生较晚,商代、西周时期"以"还不具此义。至春秋末期,"以"在"提挈、携带"的本义基础上,在表示某一青铜器用途的金文中,受与"用"共现的语境影响,从而产生"用,使用"的词义。该动词义用法在先秦时期有两方面特征:一、"以"与"用"或与"用"义相近的动词对举而现,语义一致,前后照应;二、"以"是独立谓词,一般其后没有其他动词。"(VP+NP)也/不/必(以+N)"句式中"以"的性质是介词,而不是"用"义动词,因为此类句式具有判断意味,"以N"介宾结构可以作为谓语成分。
关 键 词:“以” “用” 动词 介词 “(VP+NP)也/不/必(以+N)”句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