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玲丽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
出 处:《北方文学(中)》2015年第1期39-40,共2页
摘 要:印度是一个神秘、独特的民族,它在审美方面也有独树一帜的地方,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印度美学的灵肉和谐,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著名诗集《吉檀迦利》以精炼的文字、感性的笔调向心中的神献上了103首优美的祈祷,蕴藉深沉而又独具特征。本文试从《吉檀迦利》来透析印度美学的灵肉和谐特征以宗教哲学为孕育而生的土壤,又源于“美是和谐”的思想,并与原始思维方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清晰地理解灵肉和谐渗透在印度美学之中,也贯穿于泰戈尔的思想中,并在《吉檀迦利》中有突出的表现,彰显出灵肉双美和谐共生从而走向灵魂自由乃至审美自由的境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