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童龙霞[1] 尹如铁[1] 谢丹[1] 肖萍[1] 李芬琴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成都610041

出  处:《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第2期340-343,共4页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No.2013RST00)资助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s,ES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ES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共诊治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2 243例,其中ESS患者64例,占2.9%(64/2 243),平均年龄为44.6岁(17~66岁)。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不规则阴道出血(50.0%,32/64)和子宫增大(54.7%,35/64)。22例患者行术前诊断性刮宫或宫颈赘生物活检,14例(14/22)病理确诊,术前诊断率为63.6%。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44例行全面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例仅行病灶挖除术。按FIGO(2010年)手术病理分期,完成全面分期手术患者中Ⅰ期28例(63.6%,28/44),Ⅱ期8例(18.2%,8/44),Ⅲ期5例(11.4%,5/44),Ⅳ期3例(6.8%,3/44)。15例(23.4%,15/64)患者术后未加辅助治疗,32例(50%,32/64)补充了术后化疗,8例(12.5%,8/64)患者术后行化疗+放疗,仅2例(3.1%,2/64)术后加用了孕激素治疗。9例患者术后失访,其余患者随访至今,中位随访时间29月(2~73月),目前均无复发征象。结论 ESS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率低,诊断性刮宫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孕激素治疗应作为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术后是否需要补充放化疗目前尚存在争议。

关 键 词:肉瘤 子宫间质肉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