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童龙霞[1] 尹如铁[1] 谢丹[1] 肖萍[1] 李芬琴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成都610041
出 处:《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第2期340-343,共4页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基 金: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No.2013RST00)资助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s,ES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ES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007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共诊治子宫体恶性肿瘤患者2 243例,其中ESS患者64例,占2.9%(64/2 243),平均年龄为44.6岁(17~66岁)。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不规则阴道出血(50.0%,32/64)和子宫增大(54.7%,35/64)。22例患者行术前诊断性刮宫或宫颈赘生物活检,14例(14/22)病理确诊,术前诊断率为63.6%。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44例行全面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例仅行病灶挖除术。按FIGO(2010年)手术病理分期,完成全面分期手术患者中Ⅰ期28例(63.6%,28/44),Ⅱ期8例(18.2%,8/44),Ⅲ期5例(11.4%,5/44),Ⅳ期3例(6.8%,3/44)。15例(23.4%,15/64)患者术后未加辅助治疗,32例(50%,32/64)补充了术后化疗,8例(12.5%,8/64)患者术后行化疗+放疗,仅2例(3.1%,2/64)术后加用了孕激素治疗。9例患者术后失访,其余患者随访至今,中位随访时间29月(2~73月),目前均无复发征象。结论 ESS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率低,诊断性刮宫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孕激素治疗应作为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术后是否需要补充放化疗目前尚存在争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