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质子制度在外交中的应用——人质外交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胡玲 

机构地区:[1]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博物院,350001

出  处:《华夏文化》2015年第1期53-55,共3页Chinese Culture

摘  要:质子制度是两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政治制度,从外交层面看,可以将其理解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质外交。人质外交古已有之,春秋时期各国为了昭示信义,多交换王子以为质。不光诸侯之间,连周王室也发生过"周郑交质"的事件,人质外交到战国时仍很盛行。说到底,外交是为政治、军事服务的,因此,"人质外交可以说是奉使外交的特例,是为完成某种特殊使命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贾继东:《楚国人质外交小议》,《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4期)。质子制度形成后所发挥的作用,在汉朝统治阶级“以夷制夷”策略和与匈奴争战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关 键 词:两汉时期 民族关系 春秋时期 交质 西域地区 周王 西域传 为质 汉匈战争 以夷制夷 

分 类 号:D6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