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杰[1] 范彦[1] 石干[1] 

机构地区:[1]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湖北武汉430014

出  处:《医学新知》2015年第1期5-9,共5页New Medicine

摘  要:胆汁淤积是指任何病因引起胆汁分泌排泄功能障碍,进而所致的一系列的病理和临床表现。胆汁淤积可发生于胆汁分泌排泄过程中任何部位,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肝外胆管发生机械性梗阻,胆管的扩张往往先于黄疸出现,直到胆管内的压力高于肝细胞分泌压的失代偿阶段才出现黄疸,即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原称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胆、胰、十二指肠乳头及其周围病变和毗邻脏器肿瘤侵犯所致。结石、寄生虫、粘蛋白分泌物、假性囊肿等阻塞或压迫胆道,肿瘤侵犯、炎症、手术损伤、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十二指肠乳头病变、胆胰管先天性畸形、胆胰汇合异常等因素会阻塞胆管,引起黄疸,常导致感染、内毒素血症、肝功能损害、营养不良、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临床表现为肝胆组织损害和全身各系统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症候群。本文就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对机体损伤、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笔谈。

关 键 词:肝外胆汁淤积 黄疸 诊断 治疗 

分 类 号:R57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