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2]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0CZW0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编号:09YJC751035);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科研类项目(编号:2013WYXM0106);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编号:粤财教〔2013〕246号)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20年代的文学生态环境与《创造周报》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创造周报》发轫成功的原因在于:创造社的拥护者对《创造周报》的期待视野;《创造周报》初期刊载内容所传达的文学观念的进步性;栏目设置的多样性对青年读者的吸引力。《创造周报》上刊载了诸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氛围以及《创造周报》的办刊宗旨。《创造周报》终刊的原因是:创造社同人生活的困苦不堪;出版社经理赵南公的不支持;创造社元老们陷入精神困境,以及刊物本身的缺陷导致读者的流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