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造周报》的兴衰浮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利灵 陈红旗[2]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2]嘉应学院文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出  处:《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0CZW0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编号:09YJC751035);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科研类项目(编号:2013WYXM0106);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编号:粤财教〔2013〕246号)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20年代的文学生态环境与《创造周报》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创造周报》发轫成功的原因在于:创造社的拥护者对《创造周报》的期待视野;《创造周报》初期刊载内容所传达的文学观念的进步性;栏目设置的多样性对青年读者的吸引力。《创造周报》上刊载了诸多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氛围以及《创造周报》的办刊宗旨。《创造周报》终刊的原因是:创造社同人生活的困苦不堪;出版社经理赵南公的不支持;创造社元老们陷入精神困境,以及刊物本身的缺陷导致读者的流失。

关 键 词:《创造周报》 创造社 文学生态环境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