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渊[1] 沈慧玲[1] 许文林[1]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镇江212002

出  处:《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411-413,共3页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0423;8110167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0332)

摘  要:1938年,Hermann Muller通过X射线照射果蝇产生突变体,发现了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并命名为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物质。它作为一种保护性的结构单位,在维持染色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端粒由TTAGGG重复序列构成,长度大约2~15 kb[1]。端粒在染色体末端形成T环,不但可以防止染色体重排和末端融合,而且可以保护编码DNA序列,防止DNA在复制中丢失,起到了维持染色体稳定性的作用。

关 键 词:肿瘤 端粒 端粒酶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综述 

分 类 号:R730[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