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内尿素注射联合手术治疗外阴部海绵状血管瘤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晓楠[1] 朱晓爽[1] 董长宪[1] 马玉春[1] 

机构地区:[1]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郑州450003

出  处:《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年第3期221-22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  金: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42102310080)

摘  要:自1982年Mulliken和Glowacki[1]提出先天性血管病变的病理学分类以来,对于先天性血管病变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有了飞速的发展。依据病灶内血管内皮细胞的特点将先天性血管病变分为两大类: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瘤以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及层数增多为特点,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出生后1年内快速生长期及之后的缓慢自发性消退期;而血管畸形的血管内皮细胞层数正常,终生缓慢发展,不会消退。静脉畸形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血管畸形,占所有血管畸形的2/3[2],可发生于任何有正常血管生长的部位,导致毁容及功能丧失,严重者影响凝血功能甚至危及生命[3-4]。位于女性外阴部的海绵状血管瘤即为静脉畸形,由于其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为静脉曲张、巴氏腺囊肿、疝及其他软组织肿瘤。对于该病的治疗,国内、外尚未制定统一的标准及指南,治疗方式多样,效果不一,预后差别较大。单纯的手术切除,存在术中出血多、视野不清晰、瘤组织残留的问题。瘤体内注射尿素用于治疗血管畸形已有近30年历史[5],静脉畸形病灶内尿素注射可使病灶边界清晰,病灶内血栓形成[6-7],弥补单纯手术治疗的不足。本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收治的采用瘤内尿素注射联合手术治疗的32例女性外阴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海绵状血管瘤 联合手术治疗 尿素注射 外阴部 临床分析 瘤内 先天性血管病变 临床表现不典型 

分 类 号:R73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