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雅丽[1] 陈思佳[1] 张晨[1] 张向宇[1]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300070
出 处:《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第2期108-110,共3页Journal of Modern Stomatology
基 金: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0JCYBJCI3600);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20100133)
摘 要:龋病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是口腔致龋菌群、宿主、食物及时间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和生活质量[1]。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乳酸是致龋菌的重要特征,是龋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多数口腔细菌可通过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