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持续性感染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文成[1] 蒋文灿[1,2] 魏志刚[1] 曹恬雪 纪凤仙[1] 曾寒飞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2]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出  处:《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5年第4期321-32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基  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IRT0848)

摘  要:大多数病原体入侵宿主后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并出现临床症状,如果病原体被免疫系统所清除,宿主随即康复,如果病原体攻破免疫系统,则可造成宿主急性感染,甚至死亡。然而,一些病原体可造成宿主持续性感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如幽门螺旋菌可寄居在人的胃黏膜并可持续终生,结核分枝杆菌可长期存在于肺部肉芽肿中,伤寒热患者的胆囊内可终生带菌[1]。一般情况下,这类感染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对宿主是个潜在的威胁。如结核杆菌携带者有转为急性感染的可能;幽门螺旋菌带菌者容易发生胃溃疡,甚至胃癌;伤寒沙门氏菌带菌者患肝癌的风险会更高。另外,持续性感染的病原通常难以清除,而且患者会经常排出病原,易造成疾病传播。因此,持续性感染疾病是威胁人和动物健康的重要隐患。

关 键 词:持续性感染 伤寒沙门氏菌 感染机制 临床症状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系统 急性感染 疾病传播 

分 类 号:S852.61[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